温念兮裴俭_第228章 时疫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228章 时疫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://m.biquxs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旅途是充实而劳累的。



走出来,比想象中难,也比想象中精彩。



原本半个月的行程,念兮她们走了一个多月还没到。



途遇古刹名山,便会停船靠岸,游览一番。



念兮见识了不到名家石碑字帖。



她本身书法造诣不差。温父曾手把手教她开笔,比起大哥温清珩,念兮的书法其实更胜一筹。不过她后来惯写女子的簪花小楷,倒将旁地搁置。



这一回,拓了不少名帖。



不论念兮行到哪里,每隔两日,她总能收到裴俭的书信。



原本她还不明白,为何裴俭的信能如此准确无误的送到她手上。



过了两天她就发现,原来她们的船后面,一直跟着另一艘大船,是裴俭派来的护卫。



而递到她手里的,有些也算不上书信。



比如他吃到一道好吃的菜肴,为了分享,竟将食谱誊抄下来寄给她。



自从风陵渡口一别,裴俭像是开启了某个开关,分享欲空前旺盛——睡前读的诗,早起饮的茶,甚至是他无意中听来的某个官员的小八卦,都会记录下来,告诉她。



导致念兮明明走了一个多月,人却还像是在京城。



消息异常灵通。



念兮大多数时候是不回的,偶尔兴致来了才会回信。有一次她捡到一片树叶,形状很奇特,据说是只有这一带的树林才有。



于是念兮将树叶夹在书里寄给裴俭。



很快收到裴俭洋洋洒洒七、八页的回信。



前一、两页充分表达他收到树叶的喜悦之情,后三、四页详细介绍了这种树叶的来源,最后的几页则全部用来抒发思念。



念兮耐着性子看到末尾,裴俭居然很有自知之明,表示自己如今年纪大了,特别想与人说话,请她多担待。



念兮读后笑得不行。



她们出发时是九月中旬,等到金陵已是十月底,天气转凉,官道上多了许多衣衫褴褛的难民。



细问之下,原来黄河改道,导致沿岸许多州府都遭了灾。房屋被冲垮,良田被淹没。更要命的是,个别州府还爆发了时疫。



许多人活不下去,这才往南边富庶之地来讨生活。



李氏与念兮原本满心欢愉回到故居,可见到那些难民,尤其是女人和孩子,心中可怜,连喜悦之情都淡了几分。



他们的房子还在,先前已经去信,派人仔细打扫过。



李氏和念兮舟车劳顿,打算先安顿下来,再去拜访故友不迟。



老宅里留着一户仆从看家,李氏梳洗过后,便叫来问话。



诉过离情,念兮问道,“印象中金陵城总是热闹,小孩子满大街跑,卖冰糖葫芦的走街串巷吆喝,怎么今日进城,却这般冷清?”



刘妈妈道,“大小姐有所不知,前一阵城里陆陆续续进来好些流民。城中太太们好心,见他们可怜,便施粥散药,给衣给钱,原是积德行善的好事,谁知难民们收到消息,都往金陵城挤来。”



李氏原还要笑女儿一心念着冰糖葫芦这等吃食,这会儿也听进去了,忙问道:



“然后呢?金陵城富饶,便是再多些难民,倒也不算艰难。”



第228章 时疫[1/2页]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