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帝座下第一走狗_423、赵都安调兵,朝廷大军马踏道门(5k)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423、赵都安调兵,朝廷大军马踏道门(5k)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://m.biquxs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城头上的小吏惊呼,其双手颤巍巍扶着女墙,瞪大眼睛,望见地平线上黑压压的骑兵如钢铁洪流而至。



沿途进城的百姓纷纷惊恐躲避。



不一会,骑乘战马,身披盔甲,手持长矛,马悬钢刀的骑兵队伍抵达城门处。



为首者,赫然是个敦实将领,其身材比寻常人宽了一倍,坐下的马匹也格外强壮,将领满脸横肉,只怕有几百斤,双手各自持握一柄战锤,用锁链连接。



“滨海军府副将元吉奉命驰援,速速开大门!”



持战锤的敦实将领大吼。



县城的城门有大门与小门,平常只开小门,供给百姓车马进入,如今大军进城,小门难以通行。



城头的小吏双股战战,哪里见过这等场面?



奉县令守门的公人硬着头皮,走出来,抱拳拱手:



“这位将军,县尊并未通报有……”



“聒噪!耽搁了大人的事,碾死你们都不够赔!”



副将元吉虎目圆睁,人在马上,这一坨数百斤的披甲肉山颤抖起来。



大手攥着婴儿手臂粗细的锁链,将战锤抡成风火轮,呜呜旋转,卷起狂风。



一锤掷出,拉出残影的重锤擦着公人的身躯,如炮弹般牵引着锁链,狠狠撞在城门上。



“轰!!”



城门瞬间被居中轰开一个大窟窿,在惯性下,朝两侧洞开!



城门大开!



县衙公人与守城小吏齐齐咽了口吐沫,双腿发软,眼睁睁看着大军呼啸进城。



如同望着列车疯狂驶入隧道,一群人面面相觑:



“知府大人没有调兵的权柄吧?这将军口称大人、奉命……莫非城中有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到来?比知府还大的官?”



“完了,咱奉城这小地界,如何能惊动这等大人物,总不会是逆党首领在这吧?”



……



大股骑兵入城,立即引起了全城轰动。



等消息传到县衙,落入栾成耳中时,饶是以这位知府大人的定力,也不由猝然起身,神色大变。



“你说什么?元吉将军入城?他在哪?”



县衙内,前来禀告的捕头张俭神色复杂:



“说是去了金福客栈。”



栾成背负双手,在房间中来回踱步。



因浪十八手下留情,只受了小伤的张俭迟疑道:



“大人,看来是那位赵少保的手笔,这位来此,究竟是为了什么?”



栾成停下脚步,看了眼黑炭般配双刀的护卫,一屁股坐下,叹道:



“是为了逆党而来,匪首庄孝成可能在奉城地界。”



张俭大惊:“竟有此事……那我们之前……”



中年文士模样的栾成摇头苦涩道:



“本府只怕被逆党利用,做了拱向赵少保的一颗卒子。罢了,此事已不重要,关键是赵少保如今号令大军进城,只怕不妙。”



张俭奇道:“为何?”



栾成严肃道:



“庄孝成昔年贵为太傅帝师,何等样人物?简文死后,其护送简文遗孀以及幼子遁入江湖,搞出个庞大的匡扶社,这样的人物和手段,岂是好对付的?



赵少保之前微服进城,却瞬间被破,已是输了先手了,如今贸然召大军进城,更是露怯,底牌先一步翻出来,岂非更落了下风?这对手棋如何下得?”



张俭想了想,说道:



“据说这个赵少保极有才能,虽名声不佳,但屡次大破逆党。”



栾成苦笑道:



“本府不怀疑这赵少保的手段,但本府更清楚,他终归只是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,以往在京城,占着地利人和,对付逆党自然容易许多,如今来了奉城,对手也成了庄孝成那等老辣人物……”



他摇了摇头,明显不抱信心:



“终归是太年轻,年轻气盛,如何斗得过老狐狸?”



想了想,他咬牙起身道:



“本府这就去一趟金福客栈,与其说一说。”



当即,这位知府大人领着几名护卫,直奔金福客栈,可等他到了以后,却并没看到进城的官军。



金福客栈内,病恹恹的书生走了出来,以手绢掩着口鼻:



“咳咳咳,知府大人来晚了,赵大人命我留下等你,说你若来,便传话说要知府大人回去歇着,以不变应万变。”



栾成愣了下:



“赵少保去了何处?还有那些官兵呢?”



肤色苍白的书笑了笑,道:



“赵大人带着兵马出城去了,说是要赶在天黑前,去看紫霄宫的夜景。”



紫霄宫……紫衫道人卢正醇的修行道场……



奉城地界,十几万百姓尊称的那位本地的仙山上的“大神仙”,威名极高,在整个江湖,乃至虞国九道十八府内,都名号斐然的老神仙级人物。



“不好!”



栾成脸色陡变,嘴唇发颤,隐隐猜到了赵都安的心思。



……



……



紫霄宫坐落于奉城县以北的一座同名的名山上。



据说因千年前,曾有人见山上降下九霄神雷而得名,乃滨海道内,有数的钟天地灵秀的名山大川。



虽远不及往南建成道的“洛山”,却以陡峭险峻,如长剑朝天,欲刺破天穹为最。



赵都安一行人,骑乘军中快马,也是行将傍晚时才抵达这座紫霄山脚下。



“据说紫霄宫接引地霞,每到夜晚,山顶有奇异霞光透地而出,照亮整个道观,极为瑰丽好看。



不少名士经过这边,都要专程跑去道观烧一炷香,与紫衫道人攀谈结交,住一夜以目睹地霞奇景。”



山脚下。



女缉司海棠勒了马缰,仰头望着山上近乎宫殿规模的道观,有些神往地说。



公输天元撇了撇嘴,骄傲地扬起下巴:



“我天师府所处之地,才乃天下地脉中枢,区区地霞,无非是奇观罢了,也就糊弄下无知百姓。”



知道了,不够你吹得……赵都安眯眼道:



“既然这么好,先帝怎么就赏赐给了这野道士?”



海棠摇头:



“这就不清楚了,许是献宝有功吧。不过这紫衫道人卢正醇最有名的,还是一手‘炉中锻剑’的法门,寻常道人以丹炉炼丹,以火池锻剑,但他另辟蹊径,以丹炉以炼丹之法锻飞剑。



据说一柄飞剑锻成至少要烧七七四十九天,出来的飞剑,也如丹丸一般,有上中下三品。



高品飞剑出世既有微末灵性,其盘踞紫霄宫道观多年,养了一大群剑士为弟子,这也是其立身江湖,不依附天师府道统的底气。”



赵都安笑了笑:



“本官还没怎么见过道门的镇物飞剑,只有一柄金乌飞刀,正好见识下哪个更强。”



说完,他举起右手向前一挥,身后以元吉为首的大群铁骑兵峰沉默向山道上推进。



陡峭的山峰本不利于行马,但这卢正醇为了方便香客上山,耗资不菲,开辟出宽敞容许三驾马车并行的和缓山道。



这会傍晚,山道上看不见半个香客,只有天边一轮红日悬着,放肆地将一众铁骑披上绯红的光,如同蒙着杀气。



山道走到一半,有个供人歇脚的大平台,建造了几座亭子。



赵都安带人抵达此处,却正看到一大群穿着道袍,背负长剑的剑士列阵以待。



似乎早早就借助地势,调往见这群兵马,故而提前等待。



赵都安一眼望去,背剑匣的道人足有上百人。



为首的一个,赫然盘膝端坐于亭中,此刻夕阳红日打在亭中,照在这名约莫三十岁的道人脸上。



其手持拂尘,以一根黄杨木做的簪子盘着发髻,道袍式样也与周围的不同,呈现白紫色,脚下踩着一双略有些寒酸的麻履。



此刻,道人蓦然抬起眼皮,拂尘一甩,轻飘飘人已走出亭子,眼神淡漠望向大军前,为首的赵都安。



“来者止步!”



……



错字先更后改



423、赵都安调兵,朝廷大军马踏道门(5k)[2/2页]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