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帝座下第一走狗_159、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159、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://m.biquxs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形而上者谓之道,形而下者谓之器……



当赵都安念出这句话,老天师狭长的双眸缓缓眯起,仔细咀嚼品味其这句中意蕴来。



所谓“形而上”,赵都安上辈子读书时,相当一段时间是不懂的。



听起来只觉晦涩,工作后才逐步明白,其实解释起来也容易,即:



无形之物,与有形之物互为对照。



最常见的,被广泛提及的“形而上”的,就是事物的客观规律,比如王朝之兴衰,客观存在,但却摸不着,看不见。



与可触可感的器用之物迥异。



赵都安引用《易经》的话,将修道,等同于追寻“虚无缥缈的形而上”。



修行,既修炼术法,掌握超凡伟力,等同于追寻可见可感的“器”。



可谓是异常清晰明白的阐述。



老天师略一琢磨,便明了这句话中的妙处。



只此一句,倒是胜过天师府中,为弟子讲述时的长篇大论。



他不由笑道:



“好一个形而上,形而下,这说辞,倒是有些儒学的味道了。”



这个世界,是存在儒学的,虽没有孔孟等人,却有类似的学说,影响读书人至今。



赵都安点头,说道:



“差不多吧,在我看来,儒学与道学,本质都是一个源头。而如今修行者,所追求的术法,武技等,与凡人口中相传的道德律令,也没什么差别。”



“哦?”张衍一听到这话,倒是露出好奇的神色来,这是他不曾想过的:



“此话怎讲?”



赵都安却没立即回答。



事实上,从上次,他发觉自己胡乱抄的《道德经》句子,竟备受眼前的散官重视后。



赵都安就开始思索,这個世界的修行,到底是什么?



若说只是一种获得超凡力量的方法,但老王与自己交谈时,明显思索的东西,与他那个世界的先贤们相近。



更近乎于一种……哲学思辨!



是的,哲学思辨!



赵都安前世走文秘途径,终归少不了恶补哲学……当然,涉猎不深,只浅尝辄止,但也令他对其有了些许了解。



等到了大虞朝,见到了举手投足,天地为之变色的修行者,他理所当然,生出好奇,并进行了一些猜想。



这时,面对“老王”,倒是第一次找到个比较合适的,倾诉与探讨的对象。



他沉吟了下,说道:



“首先,我认为,这个天地原本存在它自己的道,也就是……天地的规律?



比如人的心念,会凝聚为神明,神明的力量,更像是一种众生念力汇聚的力量,足够多人的妄想,就可以影响凡尘。



又比如武夫吐纳,是对‘气’的使用……这些,是此方世界的特殊,原本不被凡人所知。”



“后来,很久前的远古。少数人脱离生存解饿困扰后,开始思索一些问题,进行思辨,因蒙昧时,人因恐惧滋生出对各类神明的想象与敬畏。



一些人,开始思考‘神明’的秘密,随着探寻深入,他们对神明的‘认知’超出常人,而‘认知’本身,便令他们逐步拥有了,驾驭驱使神明,获得神明具有的力量的能力。



这些人,是最初的‘修道’者。”



张衍一听到这里,神色有了微不可查的变化。



他仔细端详面前的年轻人,说道:



“认知神明,就可以获得力量?”



赵都安点头,笃定道:



“肯定可以。就如凡人观察水势,掌握了水的流动规律,便自然会利用水的规律。



从而有了水利之法,借助智慧,因势利导,便可将滔滔江河这等宏伟巨力,予以引导使用。



既然,格物可以获得非人的力量,那以格物之法,理解神明,获得术法,又有什么奇怪的?”



张衍一眼眸明亮了几分:“继续说。”



赵都安道:



“武夫同样如此,是一些古人,对呼吸,对气与体魄的思索,探寻,而衍生出的这条修行路。



还有一群人,称为‘智者’吧,在思索人本身,他们或许察觉,众生都会生出诸多迷惑。



比如为何活着,为何不去死,为何要受人驱使,又该如何解决一生中的诸多困境……等等。



远古时的人们,但凡饱腹后,都会陷入这种迷惘中,而如‘修道者’与‘修武者’这两种自觉地去追寻探寻的修士,只是众生中极少的一部分。



修士因心有探寻的目的,便知为何而活,所谓朝闻道,夕可死矣,便是说,修士知道自己为寻道而活,便不会困惑痛苦。”



而芸芸众生里的绝大部分,并无这种自觉,便不知为何而活,从而痛苦。



这时,智者们,便创造了覆盖人的一生的,一整套‘目的’,创造了‘意义’,并将这些东西,通过教化,告诉众生。”



于是,众生知道,自己身为人子时,需尽孝,身为人父时,需供养子女,身为臣,需为君王分忧,身为君,需为百姓谋福……”



顿了顿,赵都安道:



“于是,凡人从懂事时起,从生到死,都被一个个由‘智者’规定好的‘目的’牵引着。



他们的人生,就不再迷惘。



而当今的修行者,最初也只是为获得力量,而修炼,按部就班,遵循一个个由修道者定好的境界攀升,掌握术法,或武技。



也就是,只将自己作为‘容纳力量的器物’。



但这种修炼,终归只是在获得术,而非‘寻道’,真正的寻道,是挣脱他人教化,给予的目的,自我觉醒,去主动探寻天地的真理。



如此,才是‘修道’,而不是‘修行’,也唯有如此,才最贴近远古先民,最初获得力量的路径。”



159、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[1/2页]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