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在现代留过学_第七十章 外戚(2)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七十章 外戚(2)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://m.biquxs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“臣宗回……”



“臣公纪……”



“敬祝圣躬万福!”



赵煦端坐在特制的小坐褥上,看着匍匐在殿中的两个外戚。



都是上上辈子的熟人!



向宗回,元祐年间,就开始出仕为官,在地方上颇善经营。



赵煦亲政后,被提拔为蔡州知州——这其实是用来贿赂收买向太后,让向太后在宫里面别折腾的。



哪知道,向宗回居然干得不错!



至于高公纪嘛……



绍圣时代,断尾求生,把高士充和王珪还有刑恕统统卖了的人。



要不是高公纪、高公绘兄弟出首告发,很多事情,赵煦还查不清楚。



也正是因此,这两个人的性格,赵煦心里面都有底。



“两位国亲请起!”赵煦轻声吩咐着:“冯景,给两位国亲赐座!”



“陛下隆恩,臣等铭感五内!”



向宗回和高公纪连忙再拜,这才敢坐到冯景命人搬来的椅子上。



“两位太夫人身体可还好?”赵煦等他们坐下来才问道。



“劳陛下挂念,太皇太后恩典,太母在家中素来喜乐,近来又听闻陛下登临大宝,于是常教训我等高氏子孙曰:官家新即位,我高氏身为国戚,理当以身作则,尔等且当在家好生读书,不可在外生事!”高公纪首先答道。



向宗回也回答道:“承蒙陛下抬爱垂恩,家祖在家,只是吃素念经,也常常教导我等向家子弟:尔等身为天子外戚,官家臂膀,才疏学浅,不能佐官家治平天下,就当在家好生修身养性,若有人胆敢在外惹是生非,干犯国法,即使天子开恩,我向家家法也饶恕不得!”



赵煦点点头:“两位太夫人深明大义,国家能有如此贤夫人,实乃社稷之幸也!”



“不敢!不敢!”



高公纪和向宗回都是连忙起身再拜。



然后,两人就各自从袖子里,取出一份请人写好的辞表,恭敬的呈在手中,再拜道:“陛下以纯孝之心,用至圣之行,加恩臣下……”



“臣下等惶恐,实在不敢受此恩典,望乞陛下收回成命!”



说完就深深的匍匐在地。



赵煦见了,就给冯景使了个眼色,让冯景将辞表收上来。



然后他看也不看,直接放在案前,道:“两位爱卿不可推辞,此乃朕孝慕太母、母后的一点心意!”



儒家的价值观下,三辞三让这种虚应故事的流程,该走还是要走的。



高公纪、向宗回再拜:“臣等惶恐!”



也就不再提了,他们只要表明了自己的态度,接下来的事情,都是有司在走流程。



“两位爱卿,可有官职差遣在身?”赵煦又问。



向宗回答道:“奏知官家,臣蒙大行皇帝厚爱,曾拔擢为大臣,用为群牧司判官,近来则赋闲在家……”



赵煦点点头。



群牧司,在熙宁变法前,是大宋专门用来安置外戚贵官的地方。



为什么?



油水多,事情少!



有道是:群牧吃粪,三班吃香。



这可不是贬义词,而是艳羡!



负责养马的群牧司,每年仅仅是卖粪砖就能把衙门的小金库装的满满的。



何况群牧司本来经费和拨款就多,官员们上下其手,快活的很。



在过去哪怕是一个从九品的群牧小官,也可以在汴京城里从年头吃到年尾。



顿顿都有荤腥,餐餐都能有滋味!



熙宁变法后,这种情况更加突出。



因为,保马法的推行,让群牧司的手伸进了地方民政。



元丰改制,罢群牧司,官员、职权归入太仆寺,也并没有阻止这种情况的蔓延。



总之,在大宋若有人说他在群牧司(太仆寺)当官,那指定很有钱。



第七十章 外戚(2)[1/2页]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